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,面对大规模扩招的状况,能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,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,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。人才培养主要依托于专业建设,目前高校学生就业率普遍低迷,说明高校在学生的专业设置方面存在问题。
就业难触发大学生“遇冷” 大学生就业神话破灭
目前的就业压力过大,很多大学毕业生无法顺利找到合适工作,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发现,一家人含辛茹苦培养自己上大学,毕业后却无法找到对口工作,这让众多的大学生尴尬不已。随着“读书无用论”的呼声越来越高,如何正确规划人生道路已成为众多考生、家长关注的焦点。
技能型人才备受关注就业压力变学习动力
经济社会的宏观形势,一时难以满足数量庞大的应届毕业生就业需求。就业是当前摆在政府面前迫在眉睫的社会难题。“千方百计促进就业”,已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关注的问题。在求职中连续遭到碰壁的大学毕业生,也在磕磕碰碰中变得现实起来,将就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,通过社会实践、实习、职业培训等方式,积累实际动手经验,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。
就业难难不倒万通学子
就业难,却与万通汽修学校无关。据了解,在万通汽修学校,连年火爆的毕业生就业形势,同眼下日益严峻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形成了鲜明对比。就业危机无疑将真正有实力的人才推上桌面,将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“人才”拒之门外。在就业危机的大熔炉中,万通汽修学校的毕业生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。
万通汽修学校的校企合作制教学、“理实一体化”教学的项目实训,加大了对毕业生接触实践的力度,培养出来的人才,不仅能快速进入到工作岗位,实现零距离就业,且开创性空间大,完全能够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,为广大毕业生赢来了就业的春天。
(本文来源:网易教育综合频道)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