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生就业“受困”
2011年,当66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,他们已经不再是“天之骄子”,而是每年千万就业大军中的普通一员,与他们竞争的不仅是660万应届生,还有2010年未实现就业的60万毕业生,以及更早毕业的学长们。由于连年高校扩招也必然引起与之伴随的则是就业“阵痛”。尽管官方给出的报告显示,2010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,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还是达到了87.4%,但数据背后的问题也很明显:专业不对口、就业不理想、职业发展遇瓶颈、就业再失业,等等,这些问题,与“毕业即失业”一起,构成了“大学生就业难”这个社会性的困局。
促就业,职业培训不可小觑
在今年两会上,有关教育的议题聚焦在了就业问题上。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,明确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。针对这个问题,两会代表、全国政协委员杜时贵,在提案中强调职业教育对解决就业的作用,他呼吁在意识和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重视。事实上,民间的教育培训机构一直就是一支不容小觑的“促就业”力量。以万通汽修教育等领军品牌为代表,这支商业化运作的教育大军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、对接企业用人需求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,成为莘莘学子实现就业的“第三方”通路,也成为企业获取实用性人才的重要平台。
汽修培训填补“就业空白”帮忙“脱困”
重视职业教育有其内在逻辑的合理性,大学学历教育一直以来偏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,缺少充分的技能实践和应用,对于汽车、机械制造、汽车修理等要求实践经验的专业而言,这种教育模式显然有着巨大的缺憾。企业需要的是实战能力强、职业经验丰富、入职就能迅速上手的应用型人才,而走出校门的不少毕业生却欠缺实践技能和实战经验,心高气傲、眼高手低,难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。因此,在大学学历教育和企业用人需求之间,形成了一条明显的“空白地带”,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之一。如何填补这个空白?职业教育无疑是眼下最行之有效的途径。当前,已经有市场嗅觉敏锐的教育培训机构开始进行针对性的创新尝试,24年来始终专注于汽修教育的湖南万通汽修学校,针对学子们动手能力差,开创了“理实一体化”教学体系,充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,为企业培养更高素质、更强技能、更多经验的高级汽修人才达50万人次,为帮助毕业生就业赢得了良好的先机。
分享到:
上一篇:成才距离 用心衡量
下一篇:姚明将退役 学汽修永不退役